2017年,中国铁路总公司上交了一份政企分离分开以来最好的成绩单。1月2日召开的中国铁路总公司工作会议上,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陆东福通报了2017年的 “成绩单”,其中一个亮点是,铁路经营效益大幅提升,运输和多元经营营业收入双增长,总收入达9799亿元。 (1月9日 《华夏时报》)
铁路运输业绩下滑正式由负转正,这是值得可喜可贺的。根据工作目标,铁路将会在2018年铁路运输收入目标力争达到7458亿元,多元经营营收3200亿元,即总收入目标达到10658亿元,这也是中国铁路历史上最高的目标。
最好盈利 “成绩单”是铁路向新时代最好献礼
平日里有关心国际新闻或者经济报道的朋友们可能会注意到这样一件事,即:自从2008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趋缓,国际大宗货物运输也从此进入了低潮期。不管是在各个国家的铁路运输方面,还是在航运方面,很多地区和国家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甚至于大量的航运集团和造船公司都因此陷入了财务困境。铁路作为大宗货物运输的主要交通工具,同样也是遇到了类似困难。在2010年前后,国内的铁路货物运输总量甚至达到了25%以上的下滑幅度。经济界有一种判断说,经济的萎靡不振是造成铁路货物运输总量下滑的主要原因。然而,经过10年左右的 “挣扎”,随着经济动能的不断迸发,同时也随着大宗商品期货交易指数的连创新高,经济发展重新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自从2012年以来,我国每年铁路基础建设方面的投资都超过了8000亿元,去年虽然下降到了7400多亿元,但仍然也是非常巨大的投资数目,即便是放在全球也是屈指可数的。基础性投资虽然可以带动大量的就业、带动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前期投资过程当中,就不可避免地带来大量的负债现象,换句话说,随着经济的低迷不振,同时也随着大量的投入,所以铁路的亏损性运营自然也是正常。
这些都是客观现象。如果从主观能动性上来看,铁路自身也不断做出自我优化,在数字化运营管理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同时加大货运营销力度,推动大宗货物产、运、需衔接,现在货主只需要在手机和信息平台上就可以直接操作所有包括送单、接单、结算等工作;同时,铁路部门还从2014年开始把快速货物运输纳入到高铁运输任务当中,原先需要航空和汽车运送的 “小包裹”,现在也可以用铁路这样的 “大家伙”运送了。
2017年,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达到了将近30亿万吨,比2016年增长了10.1%,其中,集装箱、原先不怎么通过铁路运输的商品汽车以及冷链运输分别增长了37%、58%、110%,主营业务总收入比2012年几乎翻了一倍。通过这几年的自身不断调整,不断进行信息化平台改造,不断优化运输终端的服务平台,铁路甚至在2013年全面进行产业调整、去产能、供给侧改革的大前提下,实现了逆势成长。可以说,铁路部门最好盈利 “成绩单”不光有全球和区域经济“变暖”的因素,同时也是铁路部门自身不断积极改革、积极进取、从市场和技术进步上要效益的直接和间接体现。
在今年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要求调整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货运量,同时要增加铁路货运量,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几年,铁路的财务状况会不断向好,盈利份额也会逐年加大;接下来,铁路部门还将加强与生产企业、物流企业的战略合作,建立 合同 运输服务机制。这些都意味着,铁路发展正在步入一个快车道,铁路运输业也正式迈入了一个全新时代。
|